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于2016 年 3 月 23 日下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依照此办法,结合我校在办学基础、“双师”队伍建设、專業人才培养、學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内的五大方面建设作出自我评估。
一、 办学基础能力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 2002 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涉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 业技术学院。
校园座落在武汉市著名风景旅游区东湖之滨,占地面积 39020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84370 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逐年递增,现达到4559.65万元。学院圖書館藏书68.1余万册。去年学院大力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接入互联网主干最大带宽 3000Mbps,网络信息点数 1730 个,数字资源总量 9121GB,设置上网课程数 100 门。学院实施办公、教学、生活智能网络一卡通服务,在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業管理、學生管理、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学院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已建立了与專業培养配套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施,包括 50个專業实验实训室以及功能齐全的多语种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有 3480 个。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湖北省“两圈一带”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中型企業和经济发达县市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148 个。毕业生就業率在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居前列。
二、“雙師”隊伍建設
学院師資隊伍初具规模,共有教职工486人,其中专任教师 381人,專業课教师 286人,企業兼职教师数 95 人,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人數占147人,拥有 11位“楚天技能名师”,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2%。能基本满足学院教学需要。为加强外语教学, 体现国际化办学特色,学院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 韩国、法国等国家多名专职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
近两年,学院在師資隊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职业教育教學专家、專業骨干教师、行业企業技术能手共组创新团队,建设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1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厅决定自2017年起,每年遴选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是以职业院校骨干專業、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为载体,由我省职业教育教學专家、專業骨干教师、行业企業技术能手共同组成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攻关创新团队。
学院积极组织部署,组织院級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申报评选工作,经學部工作室負責人申报、教務處和各學部主任评审、学院研究,成立了2018年、2019年院級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如下表所示)。遴选优秀工作室申报省級 “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項目,我院旅遊與管理學部“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蔡霞工作室”成功获批。
表1 2018-2019年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項目名单
序號 |
工作室名稱 |
所在學部 |
負責人 |
類別 |
1 |
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蔡霞工作室 |
旅遊與管理學部 |
蔡霞 |
省級 |
2 |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 職業教育非遺文化創意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張靜工作室 |
藝術學部 |
張靜 |
院級 |
3 |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职业教育市場營銷專業何媚工作室 |
旅遊與管理學部 |
何媚 |
院級 |
2.加速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專兼結合的優質教師隊伍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學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专兼结合的專業教学团队建设,并将把专兼结合的專業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我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突出“双师”素质特点原则,利用專業教学团队建设等途径,以培养专、兼职教师“双师”素质为特色,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特别重视企業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專業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一方面,通过教师到企業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指导學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使教师熟悉职业工作过程和程序,相关專業教师深入企業挂职锻炼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3、增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學專業素养,参加“启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为增强新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學專業素养,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学院选派教师参加了“启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经过半年多的磨课、试讲、以老带新、校内外专家指导,参赛青年教师全部通过竞赛检查,并在总决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王颖、张达阳、黄羽婷老师获得“启林”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新秀奖。
下一步教师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提高中青年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对哑铃型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双师型的比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加强其科研能力,学院将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企業、行业中的能工巧匠,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主动下企業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将学院的教师队伍建成为一支适合学院專業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專業人才培養
1.課程開設結構
學院實驗實訓等實踐教學(含軍訓、課程實訓、畢業實習)占總學時比例大于等于50%。開設課程包括職業基本素質課、職業技能基礎課、職業技能課程和畢業實習、課程實訓四大模塊。
2.專業設置
学院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场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跟踪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发展竞争力强、就业形势良好的專業,稳步发展具有地区、行业特色的專業,形成了專業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專業数量与学院规模相适应、專業结构合理、重点專業优势明显的專業发展格局。学院现设學部8个,分别为:应用外国语學部、财经与商贸學部、旅遊與管理學部、信息技术學部、机电技术學部、医學部、藝術學部,建築工程技術學部,另设 1 个公共课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7804人。
學院采取“撤銷、新增、轉向”等措施,調整專業設置,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學院專業設置情況見下表。
表2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專業设置一览表(截至2019年8月)
專業類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
大類 |
二級類 |
|||
54土木建筑大類 |
5403土建施工類 |
540301 |
建築工程技術 |
|
5404建築設備類 |
540401 |
建築設備工程技術 |
||
5405建設工程管理類 |
540502 |
工程造價 |
||
56装备制造大類 |
5603自動化類 |
560301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560309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
58轻工纺织大類 |
5804紡織服裝類 |
580410 |
服裝設計與工藝 |
|
60交通运输大類 |
6001鐵道運輸類 |
600112 |
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
|
6003水上運輸類 |
600302 |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 |
||
6004航空運輸類 |
600405 |
空中乘務 |
||
61电子信息大類 |
6102計算機類 |
610201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
610205 |
軟件技術 |
|||
610210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
62医药卫生大類 |
6202護理類 |
620201 |
護理 |
|
63财经商贸大類 |
6302金融類 |
630206 |
投資與理財 |
|
6303財務會計類 |
630302 |
會計 |
||
6305經濟貿易類 |
630502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630506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
6306工商管理類 |
630602 |
商務管理 |
||
6307市場營銷類 |
630701 |
市場營銷 |
||
630702 |
汽車營銷與服務 |
|||
6308電子商務類 |
630801 |
電子商務 |
||
6309物流類 |
630903 |
物流管理 |
||
64旅游大類 |
6401旅遊類 |
640101 |
旅遊管理 |
|
640105 |
酒店管理 |
|||
65 文化艺术大類 |
6501藝術設計類 |
650111 |
環境藝術設計 |
|
67教育与体育大類 |
6702語言類 |
670202 |
商務英語 |
|
670203 |
應用英語 |
|||
670204 |
旅遊英語 |
|||
670205 |
商務日語 |
|||
670208 |
應用韓語 |
|||
670210 |
應用法語 |
|||
670212 |
應用西班牙語 |
|||
670215 |
應用阿拉伯語 |
|||
69公共管理与服务大類 |
6902公共管理類 |
690202 |
人力資源管理 |
|
合計 |
11 |
21 |
34 |
34 |
其中2019届毕业生总人數2328人,我院各專業毕业生人數排在前五位的專業分别为: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會計、商務英語、汽車營銷與服務。这五个專業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數的50.8%;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數最多,为 402人,占毕业生总人數的 18.2%。
四、學生发展
根据2019届湖北省高校毕业生毕业 1 年后的调查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开设的專業空中乘務(动车乘务方向)、會計、商務英語、市場營銷、會計电算化、應用英語、酒店管理等),与“湖北省重点产业对应的主要專業”相符合。
学院逐步形成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土建、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与粮食大類、文化艺术、和旅游 11个專業大類。根据学院 2019年数据统计,按專業大類划分,教育与体育專業群在校生为 1867人,占學生总数的23.9%;财经商贸專業群在校生为 1353 人,占學生总数的17.3%;交通运输專業群在校生为 587人,占學生总数的 7.5%;土建專業群在校生为207 人,占學生总数的 2.7%;公共管理与服务專業群在校生为120 人,占學生总数的1.5%;医药卫生專業群在校生为 830人,占學生总数的10.6 %;旅游專業群在校生为355 人,占學生总数的4.5%;电子信息專業群在校生为 1426人,占學生总数的18.3%;文化艺术專業群在校生为 282 人,占學生总数的 3.6%。
2019年原始招生计划 3357名,录取考生人數3353,报到新生 3172 人(报到人數以教务注册数为准),计划完成率 94.5%.
学院在校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鉴定的数量,逐年递增,截止2019年 8 月底,学院组织 2019 届专科毕业生取得国家颁发的与專業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中、高级)323 人,取得行业企業颁发的与專業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 1883人,2019 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 81%,为提高學生职业能力和就業率、促进教学改革、打造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我院明确高职學生的培养方向,重视对學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鼓励學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设置鉴定基地,主要负责组织本校學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证工作及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各學部專業教师,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工作,穿插讲解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各學部做好宣传工作要让學生真正意识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高职學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有相当一些學生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通过了财会、人力資源管理、导游、日语、韩语、物流、外贸等相应级别的考试拿到了资格证书,并且我院积极组织學生参加各类大學生技能大赛,发现和培养特长學生,因材施教,获得较好名次。
畢業生就業去向
(一)就業單位
1.就業單位分布
學校2019屆畢業生主要流向單位類型爲“其他企業”,占比達到89.18%;其次爲“醫療衛生單位”(4.31%)。
图1 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注:其他企業指除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之外的所有企業。
數據來源: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系統。
2.在不同規模用人單位的就業情況
从 2019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单位性质分布来看,“其他企業”为最主要的流向,占比为 87.80%;其次为“国有企業”、“其他事業单位”和“三資企業”,占比分别为 3.85%、3.72%和 1.57%。
表3 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汇总表
|
機關 |
事業 |
部隊 |
|||||||||
小計 |
小計 |
科研 |
高教 |
中初等教育 |
醫療 |
艰苦事業 |
科研助理 |
其他事業 |
小計 |
入伍 |
預征 入伍 |
|
人數 |
1 |
192 |
0 |
1 |
86 |
88 |
0 |
0 |
17 |
9 |
9 |
0 |
|
企業 |
國家項目 |
地方項目 |
城鎮社區 |
自主創業 |
自由職業 |
升學 |
出國 |
||||
小計 |
國企 |
三資 |
其他企業 |
小計 |
小計 |
小計 |
小計 |
小計 |
小計 |
小計 |
||
人數 |
1839 |
18 |
2 |
1819 |
0 |
0 |
1 |
3 |
0 |
57 |
25 |
(二)就業地域
就业区域分布:学院2019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省内就业(64.79%),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外就业人數较多的地区为廣東省(13.32%)和上海市(6.95%)。
图2 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數據來源: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系統。
表4 2019届毕业生就業地域分布汇总表
就業地域 |
湖北省 |
廣東省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江蘇省 |
北京市 |
福建省 |
河南省 |
江西省 |
海南省 |
安徽省 |
湖南省 |
青海省 |
廣西 |
人數 |
1381 |
271 |
77 |
142 |
27 |
32 |
26 |
8 |
2 |
14 |
12 |
9 |
3 |
10 |
就業地域 |
香 港 |
天津市 |
重慶市 |
貴州省 |
雲南省 |
甘肅省 |
山東省 |
四川省 |
河北省 |
陝西省 |
遼甯省 |
山西省 |
新 疆 |
內蒙古 |
人數 |
1 |
6 |
5 |
7 |
8 |
5 |
7 |
19 |
5 |
2 |
1 |
3 |
16 |
3 |
(三)就業行業
2019屆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6.5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6.07%)及“批發和零售業”(8.40%);這一行業流向與學院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定位相符合。
图3 2019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布
數據來源: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系統。
(四)就業職業
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主要爲“商業和服務業人員”,占比爲26.19%;其次爲“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12.68%)。
图4 2019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布
數據來源: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系統。
2019年,学院高度重视學生实习管理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學生实习日常管理。教務處认真组织各學部和相关单位学习《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學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 3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學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教规(2015〕4号)文件,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學生实习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業率计算公式,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業率为95.41%,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其中协议就業率占比为90.13%,升學出國率占比为2.46%。2019届毕业生分布在29个專業;除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應用西班牙語、應用法語、應用韓語之外,其余各專業就業率均在90.00%以上。其中,報關與國際貨運、旅遊英語、市場營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等11个專業的就業率均达到100.00%。學生们均表示專業对口的实习有效提升了职业技能,熟悉了行业工作环境,规范合理的实习组织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对口就業率,进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综合素质。
(五)就業質量
多年来,学院坚决落实 “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學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办学的核心任务和重要目标,举全院之力做好就业工作。2018—2019学年,我院以举办大型招聘会为抓手,共组织大型招聘会3场,专场招聘会300多场,到会企業650多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在将企業引入校园的同时,还多次组织學生走出校园,参加湖北省及省外招聘团在武汉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多渠道、多措施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截止9月1日,2019届毕业人數2328人,初次就業率达94.37% ,协议就業率84.52% (详见表5)。
表5 各學部就業率详情
學部 |
專業 |
就業率 |
学校就業率 |
94.37% |
|
医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91.72%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100% |
|
護理 |
91.04% |
|
应用外国语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86.56% |
應用英語 |
97.96% |
|
應用法語 |
59.38% |
|
應用韓語 |
39.13% |
|
商務英語 |
86.79% |
|
旅遊英語 |
100% |
|
商務日語 |
80.60% |
|
應用西班牙語 |
79.55% |
|
财经与商贸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96.70%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100% |
|
投資與理財 |
94% |
|
會計 |
94.51% |
|
國際商務 |
100% |
|
商務管理 |
91.30%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00% |
|
物流管理 |
94.44% |
|
電子商務 |
99.02% |
|
旅遊與管理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99.03% |
高速鐵路動車乘務 |
98.67% |
|
空中乘務 |
96.30% |
|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 |
100% |
|
市場營銷 |
100% |
|
旅遊管理 |
94.12% |
|
酒店管理 |
100% |
|
人力資源管理 |
100% |
|
信息技术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95.70%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95.77% |
|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
94.12% |
|
机电技术學部 |
學部平均就業率 |
98.07%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100% |
|
汽車營銷與服務 |
97.93% |
|
藝術學部 |
環境藝術設計 |
100% |
为提高就业质量我院多次组织职能部门和學部相关人员赴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内武汉“8+1”城市圈的十几个地区进行市场调研,与当地政府人事劳动部门以及骨干企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听取当地政府、企業对人才需求的新理念、新标准、新变化,及时优化改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人才市场新要求,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学院委托第三方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展开调查,學生对就业的滿意度,用人单位的滿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我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较高,岗位适应能力较强,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详见表8)。
表6 2019届毕业生就业滿意度
項目 |
畢業生對就業單位滿意度 |
用人單位滿意度 |
滿意度 |
95.10% |
96.95% |
五、社會服務能力
学院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專業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院引进企業专家(楚天技能名师)参与学院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專業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都要进行社会调研并邀请行业企業的专家共同确定學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实践环节教材,形成校企都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课堂教学、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專業人才。
1、进行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产教对接 ,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学院围绕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任务,严格对合作企業进行把关。学院与多家企業进行了洽谈、交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專業,为企業培养急需人才。学院十分关注本地企業和招商引资企業的情况,将企業对人才的需求反映到学院的办学上来。如从2009年 “武广”高铁开通运行起,学院抓住机遇,积极与相关铁路局展开合作,已形成完备的校企合作模式,已陆续为武汉客运段、福州客运段、上海客运段等地输送了2200多名高素质高铁、动车乘务员,230多名學生已经提拔为列车长;一名优秀毕业生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毕业生王秋仪获评湖北省“职教之星”荣誉称号。
积极推进学院与企業进行多方位合作,形成框架合作协议。省内外多家企業和学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洽谈,部分企業已与学院形成长期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今年学院机电技术學部机电一体化專業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利用学院外语优势,培养兼具外语优势与專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与华中数控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学院开展“企業行”一系列活动,院领导和各學部领导、教师多次前往合作企業,进行走访、交流,了解學生具体实习情况,加强双方合作交流。
学院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48个,直接与学院签约合作的有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世茂新里程置业有限公司、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等。与學部签约并在校企办备案的企業有:与财贸學部签约的汉聚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旅管學部签约的武汉光谷凯悦酒店、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些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我院學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同时,利用企業实践资源丰富、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学院还聘请了企業專業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及指导工作。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在專業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學生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開啓職業教育宣傳周活動,擴大職業教育影響力
根據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轉發《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2019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相關工作的通知》(鄂教職成函[2019]8號)文件要求,學院發布了《關于印發<2019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工作方案>的通知》。爲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新要求,2019年“職業教育活動周”以突出“迎祖國七十華誕,展職教時代風采”爲主題,按照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文件精神要求,結合學院實際,活動周的活動安排圍繞“開展職業體驗、産教融合主題推介、走進城鄉、貼近群衆的志願幫扶”三大主題系列活動。
3、开展国际化办学,助力學生走出國门升學就业
目前,学院还通过2+2、3+1等国际合作办学方式,鼓励學生到国外深造。学院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專業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學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还在我院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目前已有500多名學生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阿联酋等国留学。此外,學生还通过台湾交换生項目,前往台湾姊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最长一年的交换学习,目前已有150多名學生从中受益。近几年,国内合作院校升學留学达177人,国外合作院校短期交流、游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约241人,境外实习就业人數达121人。
經過十余年的建設發展,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不斷增強,所
设置的專業能较好地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立足湖北、面向两圈一带、服务外向型企業和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占有比较重的学时。因学院文管、語言類專業居多,比如會計类、经贸專業、小语种專業學生多数选择分散实习,在管理和指导學生上就带来一些实际困难。
爲進一步提升適應社會需求能力,學院將以高職院校診斷評估爲契機,對現有存在的問題加緊進行改進,從以下幾方面發揮所長,使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進一步加強。
首先是从所设置的專業入手,进一步紧贴社会需求办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我院的專業,如高铁乘务、語言類、計算機類、汽车类、酒店管理、医药護理等專業,都是社会需求大的專業。學生学有所用,有较好的就业市场,學生报考踊跃。
二是提高品牌效应和特色效应。学院的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語言類專業、護理、酒店管理、會計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院級特色專業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声誉。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其他專業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專業的社会效益。
三是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入手。堅持“理論+實踐”、“外
语+專業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學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诊断评估建立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加大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增强线上与国内外职业院校的语言專業交流,共建测评机制,进一步做强学院的外语优势。同时还要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力求让毕业生达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的培养目标。
綜上所述,武漢外語外事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較強,所設置的
專業能较好地为武汉市、湖北省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支持,
能够培养我省需要的外语优势与專業技术兼具的全面型人才。
今后,学院将不断努力,建立好持续改进的教育質量体系,不断增强学院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
2020年10月29日